雙曲線型冷卻塔介紹
作者:admin 發布日期:2021-01-16
雙曲冷卻塔又稱自然通風冷卻塔,雙曲冷卻塔是一種大型薄殼結構,通常用于火力發電廠和核電廠,以及在水源不足的地區建造的發電廠。無錫冷卻塔現在這類冷卻設備的形式較多,其共同的特征是在間壁式換熱器外噴淋水并且強制通風,熱從間壁式換熱器內的被冷卻流體中經壁面傳給壁面外的噴淋水,再通過噴淋水與空氣的強制對流傳給空氣,而噴淋水向空氣的傳熱,主要是由噴淋水蒸發的潛熱和噴淋水與空氣的顯熱交換組成的。開式冷卻塔原理就是,通過將循環水以噴霧方式,噴淋到玻璃纖維的填料上,通過水與空氣的接觸,達到換熱。閉式冷卻塔將管式換熱器置于塔內,通過流通的空氣、噴淋水與循環水的熱交換保證降溫效果。 為了節約用水,需要一個循環冷卻水系統,使冷卻后從冷卻器排出的熱水可重復使用。
雙曲線型冷卻塔歷史
19世紀中葉,在煤礦開發過程中首次提出了冷卻塔的概念。
20世紀初,世界上第一個鋼筋混凝土冷卻由當時的教育部荷蘭國家學者弗雷德里克·馮·Iterson的礦業塔建議。
1918年,經過Iterson的不懈奮斗努力,其提出的雙曲線以及旋轉薄殼冷卻塔設計終于成為了社會現實。
英國第一個使用這種冷卻塔。 1930年以來,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國家,在中國東北撫順1940電廠,阜新電廠已建成雙曲線冷卻塔。
雙曲線型冷卻塔
雙曲線冷卻塔結構
集水池設計多為在地面下約2米深的圓形水池。塔身為一個有利于學生自然環境通風的雙曲線形無肋無梁柱的薄壁進行空間組織結構,多用一些鋼筋工程混凝土生產制造。冷卻塔通風筒包括下環梁、筒壁、塔頂產品剛性環3部分。下環梁位于城市通風筒殼體的下端,風筒的自重及所承受的其他各種荷載都通過下環梁傳遞給斜支柱,再傳到網絡基礎。筒壁是冷卻塔通風筒的主體組成部分,它是企業承受以風荷載作用為主的高聳薄殼結構,對風十分具有敏感。其殼體的形狀、壁厚,必須需要經過不同殼體可以優化方法計算數據和曲屈穩定來驗算,是優化模型計算的重要研究內容。塔頂剛性環位于整個殼體頂端,是筒殼在頂部的加強箍,它加強了殼體頂部的剛度和穩定性。
傾斜支柱是通風機的支承結構,主要承受自重,風荷載和溫度應力。 斜桿在空間上是雙向傾斜的,根據其幾何形狀有“人”字形、“V”字形和“X”字形柱,截面通常有圓形、矩形、八角形等。 一般按雙拋物線設計,基礎主要承受來自斜支柱的全部荷載,按其結構形式有環形基礎(包括倒“T”型基礎)和個別基礎。 地基沉降對殼層應力分布有很大的影響,且敏感。 因此,斜支撐和基礎在冷卻塔的優化計算和設計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冷卻塔高度一般為75ー150米,底邊直徑為65ー120米。 塔的上部為風道,下部圓筒壁的第一段(下環梁)為配水槽和噴水裝置,控制部分為噴水框架、多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材料。 塔底有一個蓄水池,但需要根據蒸發量不斷補充。 淋水裝置是使水分蒸發和散熱的主要設備。 在運行過程中,水從配水箱滴下,空氣從塔底側進入,與水完全接觸后,熱量被排出。 冷卻過程以蒸發散熱為主,少部分為對流散熱。